孩子過動行為的可能原因
現在被冠上「過動兒」病名的學童越來越多,家長與老師們通常直接把孩子送去看精神科並接受藥物治療。可是這類藥物其實對兒童的心智發展與心血管系統都是很具破壞性的。因此在國外有許多的專家學者提出許多關於過動症狀的成因以及非藥物的解決方法,目的就是要導正兒童藥物濫用的問題。
過動症藥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了:血壓上升、心臟肌肉受損、生長減緩、腦神經系統傷害、藥物成癮、自殺衝動、情緒失常、強迫症等等。長期服用對於兒童身心皆有不良影響。在美國已有多起兒童懷疑因過動藥物致死的醫療糾紛。
許多的醫療學者與教育專家主張過動症的成因其實並非現在精神科所主張的「大腦失調」理論。會造成兒童不當行為或過動的原因包括:過敏疾病、食品化學添加物(如色素與代糖)、過多甜食、睡眠不足、糖尿病、聽力不良、鉛中毒、腦部腫瘤等等眾多的生理問題。兒童若聽不懂課堂教學內容也會引發過動現象。另外,實際研究發現,過動兒童的智商平均高於一般兒童,有的兒童因具優異智商與豐富想像創造力,對於一般課程會感到極度無聊與無趣,因此被當作過動兒。現今社會上許多有成就的人士,小時候也是極度調皮搗蛋讓家長與老師頭痛得不得了的「過動兒」,只是那時候不流行這個病名而已。
對於疑似有過動症狀的兒童,建議應該先找一位可信賴的小兒專科醫師做徹底的全身健康檢查,找出任何可能引發過動症狀或不當舉止的生理因素。同時了解孩童的學習狀況,另外安排適當的專業輔導或者資優教育。這些都是家長或者老師們可以嘗試的根本治療方法。美國一位研究兒童行為相當深入的專家 L.羅恩 賀伯特在其著作中提到,對於易躁動的兒童可以讓他們玩肢體搏鬥的遊戲或運動(如柔道這類的活動),會有助於精神集中於現在時刻與現在環境,孩童將會逐漸沉穩下來。
還要釐清的一點觀念是:過動兒童並非心智精神失常,他們的思考能力是完全正常的,甚至更快。只是無法克制一些衝動情緒或動作。藥物也許能使他們麻木呆滯不動,讓家長或老師較輕鬆,但很可能也扼殺了其天份。這可能是件非常得不償失的事。
#翊銘科技 #翊銘科技教育集團 #ceo領袖學院 #ceo領袖學院育兒好幫手 #翊銘科技教育